不離地藝評 - 何慶基剪報集 (1980-1990年代) / 作者 - 何慶基

5.0 (1)
NT$ 422
  • 此商品目前沒現貨,你可以按「我要排隊」,當有貨會主動發信通知你
不離地藝評 - 何慶基剪報集 (1980-1990年代) / 作者 - 何慶基 - 刊物/書籍 - 紙 多色

商品介紹

【基本備貨天數為 7~14個工作天】 "本書收錄何慶基從一九八〇年代至一九九八年的剪報文章。何慶基身兼藝評人、文化管理教授、策展人等多重身份,自一九八〇年代始便在不同報章撰寫藝評,以顯淺的文字,深入淺出地評述作品,去除藝術家在大眾想像之中神秘而不可接近的觀感,把藝術接軌大眾生活。正如丁穎茵在〈導論〉中提出,何慶基書寫藝評旨在拓展觀眾對藝術的認識。他拒絕不求甚解,從不全盤接受任何對作品單一的詮釋。不論是西方最流行的藝術理論、傳統的美學觀念,或是歐美藝術圈、國際畫廊所吹捧的「頂尖作品」,他也會以批判的眼光來審視。 所謂「不離地」,就是立足本土,其心思關懷盡在香港。當時的香港尚缺乏藝術策展意識,何慶基就其時的藝術政策提出意見,把策展的當代意義帶進其中。他的文章提出許多當時文化、藝術界的問題,至今仍然適用。《不離地藝評》是反思藝術與香港政治、社會及文化關係的重要讀物。 【作者簡介】 何慶基曾任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及上海當代藝術館創館館長;自一九八〇年代後期開始,策劃逾百個本地及海外展覽,包括擔任第二及第三屆澳洲《亞太藝術三年展》客席策展人、哥本哈根《貨櫃箱96》大展亞洲區策展人;亦為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顧問小組成員,負責構思西九的 M+ 博物館;亞洲文獻庫創會董事,並任第十三屆《文獻展》國際委員會成員,負責甄選大展的藝術總監。 何氏從事文化評論工作多年,分別於香港及海外報刊雜誌如 《Art Forum》、《Art Journal》、《藝術新聞》、《信報》、《蘋果日報》等撰寫文章,是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創辦人、《文化現場》雜誌董事局主席。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、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,致力從事評論、策展工作。"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【不離地藝評──何慶基剪報集(一九八〇—一九九〇年代)】 作者:何慶基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手民出版社於2015年成立,致力於出版香港研究、性別理論、左翼理論和民國研究,希望透過原創和翻譯作品,把最新的論述和研究引入香港的文化視野。出版書籍包括《香港的第三條道路:莫昭如的安那其民眾戲劇》、《卡卡女性主義》、《哈哈鏡:中國視覺現代性》、《寫給左翼民粹主義》和《民現:在後佔領時代思考城市民主》等。

購買評價